首页 > 潮州新闻 > 时政要闻

凝聚共识建言资政奏响履职最强音——2023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1-31 09:55:00 来源:潮州信息网

翻开潮州市政协2023年度履职答卷,创新奋斗,为民尽责是全年工作的靓丽底色。召开专题议政会议3次,提案办理协商24次,专题调研视察、重点提案督办64次,报送建议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政协工作动态300余件,提案立案161件,报送《政协信息》55篇……一组组的详实数据,见证了市政协履职留下的坚实足迹,彰显了市政协在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和作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奋发向上、提速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中共潮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全力以赴推动政协事业取得新进步。

政协第十三届潮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

聚焦深学细悟 筑牢团结奋斗思想根基

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牢牢把握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政治属性,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强基固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开局起步并贯穿工作始终,形成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

把牢思想政治方向盘。常委会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学思践悟中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主席会议集体学、常委会议专题学、党支部集中学、委员培训辅导学、网络平台线上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体系,建立党组成员、主席会议成员领读导读、学习交流机制,深化“政协悦读”委员读书活动。

扎实有效开展主题教育。常委会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通过举办读书班、学习研讨、专题党课等活动,在理论武装中筑牢初心。坚持以学正风,深刻剖析正反面典型案例,拉单列条建立问题清单,研究细化举措,逐项推动问题解决。坚持以学促干,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深化调查研究,共形成14份高质量调研成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领办13件实事,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履职为民的具体实践、工作效能。

由省政协文化文史委联合潮州市政协开展的“山乡新巨变·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潮州段)”专题考察活动在潮州“交通旅社”启动。

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市政协党组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协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持之以恒推进政协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同时,贯通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为一体的党组织体系,将党建工作融入政协全会、调研视察、集中学习培训等活动中。

强化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深化与党派团体合作共事;加强与省内各地商会联络联谊、增进与海外潮籍社团的互动联系;聚焦潮州招商引资、民生难点等方面,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凝聚潮人力量支持潮州经济社会建设……常委会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巩固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广泛汇聚推进现代化潮州建设的智慧力量。同时,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注重固本强基,扎实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聚焦中心工作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谋协商之要,提建言之质,擦亮我市协商民主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众智、汇众力。

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市政协的履职重点就在哪里。围绕陶瓷、食品、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光伏新能源产业、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智能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开展高质量协商议政;围绕“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招商项目落地”等专题提出意见建议;围绕“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入调研,就“推进潮州商务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督办……这一年,常委会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为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主动提升服务意识,强化同经济界政协委员联系沟通,帮助支持企业应对困难和挑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尧坤带队到驻镇帮镇扶村挂钩点湘桥区桥东街道开展调研。

助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常委会坚持主动融入、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围绕推进专业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发展狮头鹅、橄榄、凤凰茶、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和沉香、南药等林下经济,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积极报送提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推动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队督导包联点创卫创文、城中村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做好定点联系涉农镇(街)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联系中心镇欠发达镇工作。与兄弟市政协联合组织委员开展粤东城际铁路项目(汕头段)建设情况专项视察,推动三市交通互通、经济互动、发展互助的合作共赢局面。

致力增进改善民生福祉。常委会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着眼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着眼推进绿美潮州生态建设,通过专题调研、重点督办、积极建言等形式,切实推进减污降碳;关注城市规划建设和绿化提升,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专题民主监督。组织委员开展法治建设协商,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建言潮州文化繁荣昌盛。常委会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红色资源保护修复及活化利用等开展深入调研,利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助力潮州提升文化软实力。此外,推动潮州市与敦煌市开展文化交流,两市政协签订《文化文创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潮绣、工艺陶瓷、潮州木雕等潮州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聚焦机构建设 创新打造特色履职品牌

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注重抓制度、创特色,积极推进协商民主的探索与实践,优化协商形式,涵养协商文化,提高建言质量,最大限度释放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潜能。

深化专题协商议政活动。常委会围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以及政协提案反映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精心选择“推动海洋牧场转型升级”等11个课题,并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议政,形成高质量建议案,议政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批示落实。围绕“加快培育我市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召开民主党派专题议政会,市政协委员和民进会员围绕主题议政建言,会后形成建议案报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围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市包装印刷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举办“潮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活动,市长与潮商企业家共谋经济发展良策。

探索建立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制度,并鼓励指导县区政协建设基层委员联络室、工作室等履职平台,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上作出积极实践。目前,潮安区政协12个联络组全部设立和运行基层委员联络室;湘桥区政协在全区9个镇街分别设立委员联络室;饶平县政协已在3个镇试点设立委员联络室。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坚持利用市政协网站、《政协信息》等工作载体,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助推党委政府对民生“关键小事”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一年来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55篇,其中有6篇得到市委领导的批示,以“小信息”托起“大民生”。在推动提案协商工作方面,通过提案交办、重点提案督办、重点提案“回头看”等多种形式,增强提案办理实效,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全年提案立案161件,合并后126件已全部办复,满意率达100%。

前进之路永无止境,奋斗脚步永不停歇。站在新的起点,市政协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释放专门协商机构潜能,全面提升双向发力质效,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再创新佳绩、再作新贡献。

以高质量提案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2023年优秀提案回顾

过去一年,市政协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形成一批真正反映民心、民意、民生的优秀提案,做到“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为推动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市政协委员吴蓉蓉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发展要素保障,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政协委员、市农工党专职副主委吴蓉蓉介绍,通过调研考察,农工党潮州市委会认为,产业园区作为现代产业发展和城市创新发展的空间聚集形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潮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农工党潮州市委会多次实地调研,了解我市产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农工党潮州市委会提交《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体提案,建议要着力破解我市产业园区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空间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和建设运营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扩能,为优质项目落地建设提供沃土。提案主办单位市工信局表示,该提案的意见建议中肯实际,措施切实可行,已会同多个会办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科学有序推进提案办理落实,为实体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市政协委员李学清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刘察巷被称为“红色一条街”,是“左联”红色游径中的重要景点。近年来,我市强化整体规划策划,深入组织开展相关左翼文化运动革命史迹保育活化和修缮布展工作,厚重的历史逐渐展现,“左联”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区位因素,仍存在整体设施陈旧、布局狭隘固化、推介力度不足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市九三学社机关科长李学清介绍,九三学社潮州市支社多次开展调研,寻找解决办法和发展路径,提交《打造潮州刘察巷左联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集体提案。

提案主办单位湘桥区人民政府表示,该提案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刘察巷红色文化保护与利用,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探索刘察巷的保护管理模式、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动潮州全域旅游发展。

市政协常委张热云

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聚焦招商方向、招商模式和要素保障,推行定格服务措施,不断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上水平,推动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加速落地。我市大招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用地指标少、服务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不合理等短板。针对该现状,市政协常委张热云多次调研走访,提交《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招商项目落地》提案,建议要规范标准地供给,科学合理规划园区,盘活资源解决用地难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投资软环境;策划切实可行的招商项目,优化提升我市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案主办单位市发改局认为,该提案为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信息和工作参考。在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暨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62个,总投资568.2亿元,涵盖制造业、能源、食品、文旅酒店等多个领域,以精准招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力。接下来,我市将加大对国内省内先进地区探索经验的学习借鉴力度,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建设,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市政协委员黄永南

打造海水产业发展新优势 经过多年产业化发展,水产养殖已成为饶平县海洋渔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海鮸养殖,在该县海水养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目前,饶平鮸鱼已形成集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但在种苗、深加工及线上销售方面仍较为薄弱,对饶平做大做强海鮸产业链形成阻力。”市政协委员黄永南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实地了解海鮸养殖情况,提交《做大做强饶平海鮸产业》提案。他建议,要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引导龙头企业当“链主”,吸引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完整产业链生态;加大深加工研发力度,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度高、消费者满意的海鮸预制菜“拳头”产品,推动冷链物流产业链集群发展,扩大海鮸销售市场,全面提高饶平海鮸经济价值。提案主办单位饶平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组织机构,开展调查研究,邀请有关人员共同探讨做大做强海鮸产业的方法和措施,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助力擦亮“中国海鮸之乡”名片。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育杭 见习记者 黄嘉烁

图/市政协办公室 供

编辑 翁纯 责任编辑 庞磊成

关于时政要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