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8 08:16:37 来源:潮州信息网
编者按 镇域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全市强。新年伊始,潮州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市委常委会会议将专题听取1个镇街相关情况汇报作为常设议题,通过解剖麻雀、典型引路、一级带着一级干等工作方法,在点对点把脉问诊中,帮助镇街摸清工作现状、找准推进瓶颈、明确发展思路,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精准靶向和方法路径。
为更好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常委会会议有关精神,本报即日起推出《大地芬芳·聚焦潮州“百千万工程”镇街一把手访谈》栏目,邀请各镇街“一把手”做客访谈间,与主持人对话,谈思路、谈举措、谈亮点,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专访现场。
“市委常委会选择金石镇作为首个汇报的镇街,充分体现了对金石的重视和厚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信心和决心。”近日,潮安区金石镇党委书记李植彬在接受潮州日报首席记者杨燕芳专访时表示,去年来,金石镇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打造区域商贸副中心为牵引,做大做强中心镇,进一步激发了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拼经济促发展,抓整治提风貌,添绿美优生态,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为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作出金石担当!”李植彬掷地有声地说道。
大抓产业发展 ??
构建“一心三带”发展格局
杨燕芳:众所周知,金石镇是“百年商埠”“花卉之都”“家具之乡”。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金石镇是如何乘势而上,发挥这些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的?
李植彬:一年来,金石镇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有机整合资源禀赋,构建“一心三带”发展格局,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一是打造花卉产业带。做大做强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3000多亩花卉种植基地发展,上万名从业人员增收致富,年产值近2亿元。以“搭平台、聚人才、树品牌”为抓手,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实现把游客吸引来、把花卉和技术卖出去。加强宣传推广,发挥金石迎春花市品牌效应,在民俗节日期间举办花卉文化节,花卉产业文化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二是打造家居产业带。以潮汕公路金石段“家具一条街”为纽带,完善商场配套设施,加大对产品设计、定制设计、电商直播的投入,引入左右、喜临门等家具及定制品牌,推动家具卖场向家居场景化消费体验店升级,加快家具产业品牌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全镇110多家家具企业年销售额近亿元。三是打造休闲商业带。完善商贸核心区配套基础设施,吸引6家金融机构、品牌服饰、大型连锁餐饮如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品牌进驻,培育壮大消费服务新业态新场景,实现商贸多业态融合发展。
大抓人居环境建设 ??
打造“雅在金石”品牌
杨燕芳:金石镇去年在美丽圩镇建设上成效明显,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植彬:我们突出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谋划,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公司编制《金石镇区域商贸副中心发展建设规划》,重点突出商贸建设、绿美打造、交通提升及人文彰显,融入“雅在金石”品牌,把“零散点”串成“精品链”。比如打造一条美丽示范主街方面,投入2500万元,完成全长1.5公里的金石大道的扩容提质,包括沥青罩面、人行道及附属设施配套、雨污管网建设等,目前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完成一片房屋立面提升方面,投入约2300万元,完成金石镇商贸区旧街活化建设工程,全长1.84公里、铺户720家,镇区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创建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方面,投入882万元改造提升铁桥农贸市场。打造一条美丽河道方面,投入200多万元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加快中离溪绿美经济水廊道建设,持续开展清漂和“五清”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河流长度约18.5千米,漂浮物约300吨。通过“七个一”的打造,绘就美丽圩镇、和美乡村“新画卷”,我镇荣获潮州市2023年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五星示范镇。
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杨燕芳: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金石镇在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李植彬: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突出公共服务提质量,突出社会治理提效能,不断夯实民生保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一老一少”服务能力,将原金石敬老院改造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扩大镇实验学校办学规模,加快推进第二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化平安金石建设,连续两年获得“潮州市潮安区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化解涉邻里、劳动、工伤、婚姻家庭等领域纠纷,金石司法所所长陈跃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光荣称号。
大抓体制机制改革 ??
激发释放镇村发展活力潜能
杨燕芳: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为破除影响和制约“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堵点难点,金石镇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李植彬:聚焦“接好”权限,金石镇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把握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的契机,加快建立承接行政执法等事权下放的衔接机制,确保下放的252项事权接得住、管得好。聚焦“盘活”资源,金石镇健全农村三资管理机制,结合打好“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战役,常态化推进“三资”清理,采取“一户一策”追讨措施,追回被拖欠集体资金832万元,同步探索产业带动型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辜厝村、上官路等13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聚焦“激活”要素,金石镇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引进潮州市美康富乔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已顺利落地建设;另外4家企业已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包括不锈钢、鞋业、家具和机电厂房生产及销售项目,总投资5.43亿元。同时,金石镇还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青年人才回归计划,支持花卉、园艺等“乡土人才”返乡创业,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支撑。
大抓社会力量参与 ??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杨燕芳:“百千万工程”涉及面广,实现做强做大中心镇的目标需要不断提升社会各界的参与度。金石镇如何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凝聚“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李植彬:我们牢固树立全镇上下“一盘棋”思想,广泛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发挥人民群众在“百千万工程”中的主体作用。搭建平台渠道,引导成立镇乡村振兴促进会和三都福利会等乡村公益龙头,近三年来筹资1850多万元助力金石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摒弃铺张浪费陋习,借民俗文化节契机,赖厝村发动村乡贤、企业家、党员群众捐款450万元用于建设和美乡村。用好帮扶力量,与驻镇帮镇工作队共同开展民生实事38项。借助工夫茶大会等展会平台展销金石“土特产”,助销花卉、潮州柑等约1700万元。开展共建活动,强化党建引领,举办“爱绿护绿”“人居环境整治”等书记论坛,营造互学互助、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捐资出力,投入资金约350万元,去年新增植树约7000株。
打造区域商贸副中心 ??
谱写金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杨燕芳: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金石镇要以打造区域商贸副中心为牵引,壮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做大做强中心镇。展望新的一年,您对金石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待和打算呢?
李植彬: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百千万工程”承上启下、加力提速的一年。金石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有关精神,凝心聚力加油干,团结奋斗加油干,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谱写金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紧扣核心商贸带,做活商贸一条街,做大家具一条街,做强花卉产业链,增强区域商贸副中心辐射力。二是紧扣中心镇建设,聚焦环境整治、风貌提升、典型示范,激活美丽圩镇新活力。三是紧扣花园镇打造,聚力镇村一体绿化美化,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巩固绿色发展承载力。四是紧扣人文潮安乡村振兴示范带,打好非遗、状元、宗祠、花卉及侨属文化“五张牌”,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影响力。
今年,金石镇还将以翁厝村第一批省级典型村打造为范本,协调带动2024年廖厝村、厂头村、田头村、陈厝巷村、仙都一村等5个典型村建设,深挖独特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金石高质量发展,为潮州现代化建设贡献金石力量。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燕芳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平勋 蔡泳)
编辑:吴冰 责任编辑:庞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