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茶山行

发布时间:2024-03-09 09:51: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三月三,茶山行,不设什么目的,就是行山。

从揭东坪上一直往山里行,坪上多种茶,以炒茶闻名周边。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无水坳,名字怪怪,但正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山稀为游客所至,依然保留着天然的面貌,为驴友们所青睐。

盘山爬岭,时有麻花扭的急弯,很考司机水平。

山越爬越高,茶园越看越多,视野开阔,心胸舒坦。

茶为南方嘉木,好茶的养成需得云雾加持,高山劳作虽辛苦,却难不倒茶农。梯田茶山几乎无闲地,处处植茶,空山少人影,却有鸟语暄。都说种田如绣花,一路隔着窗玻璃观赏茶园,加个AI脑,也想象不出有多少双巧手才能修剪出这么大的茶山,这么圆润的造型?

茶叶要常修才能长新芽,清明前摘茶是一个上好时机,新历三月三,过两日才惊蛰。全年的清明茶季还要一个月时间,冒尖尖的茶芽还在酝酿中,这样的等待对于悠闲者,无疑是美好的,只是茶农却一刻也闲不住。劳作与赏景终归不在一个频道。

山间茶室,当然只是简易的农作房,如此景致,我们户外行者看着总会幻化成山间别墅,诗意联想总是飘上云端,不食人间烟火。

“南天门”听起来颇神化高大上,仿佛顿觉飘然欲仙了。其实是茶园深处一个半成品门坊,或者连半成品都谈不上,四根砖砌的柱子尚未修到顶便停工了。有来过的驴友在此拍出如天宫般的云蒸霞蔚,幻为仙境,故此而名。不得不叹潮汕人造名的诙谐与想象力,其实定位显示为“无水坳”、“蕴肚山”、笔尖锋茶叶种植场,对我来说名字不重要,山间行走与呼吸才重要。此处老茶枞甚多,高不过腰,但细看根部,枝杈上都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绿苔,像长胡须的爷爷,山间地湿,万物总能找到自己的生路。

然而,这么盘桓深入的茶山,竟山山有路,路路皆通,且皆为平坦水泥路,都说路通财通,难怪茶农种茶积极性这么高,可谓山无闲人,我们只是路人甲乙丙丁。

行将过午,驴友们在山间平坦处驻扎,或就着干粮将就,或打开户外炉具,美美地涮上自带雪花牛肉,野餐也精致。

稍事休整,茶炉围话。

然后进行第二轮的绕山行,路过“泊水寨瀑布”、九重坑水库。与其说风景,不如说心情。人与自然相融相协,回到庄子的天人合一,人闲心闲,一个闲字,才是精髓。

与乐山闲聊,未想他竟是骨灰级老驴友,从火凤凰到多情、阿甘、村长、K仔、幽幽谷、小鸡、日月明、飞马、大胖、汉码,一说就暴露年龄,早年户外驴行的山山水水,一一过招,走过万水千山,归来还是少年,那不是安慰,此少年与年龄无关,有关的是心态。

茶山行一程,不觉走了3万步。

谢娇兰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