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9:47:15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为深入挖掘潮州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廉洁元素,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广播电视台推出《话廉牌坊街》系列报道,从今天起,将分期讲述潮州历代清官廉吏故事和优秀家风家训故事,着力打造以潮州牌坊街为载体的廉洁文化名片,擦亮“清风溢潮州”廉洁文化品牌。今天的节目,我们先为您讲述理学儒宗坊坊主唐伯元清风正气、廉洁奉公的故事。
清正廉洁励后人
9月19日新闻视频
市旅游服务中心业务股股长李虹:
牌坊街羊玉巷口,矗立着一座“理学儒宗坊”,这座牌坊是为纪念明吏部郎中唐伯元所建。这是一座四柱三间三层的石牌坊,由于牌坊正中两柱南北两向各立有一对石狮子,所以民间又俗称“四狮亭”。
唐伯元出生于明嘉靖年间,他是潮州府澄海县人,他的一生以清正廉洁而知名,在施政和治学上成绩斐然。我们从“理学儒宗坊”这座牌坊的匾额上“理学儒宗”、“铨曹冰鑑”八个字,就可以诠释他一生的两大贡献。
唐伯元一生精通程朱理学,著述甚丰,编著有《易注》、《礼编》、《道德经注解》等十多部著作,可以说在他所处的明嘉靖、万历年间,他可是全国鼎鼎有名的大学者,所以“理学儒宗”对他的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铨曹冰鑑”中的“铨曹”,指的是吏部主管官员选拔的部门,“冰”是指冰清玉洁,廉洁守正的意思,“鑑”是指像镜子一样,唐伯元为官从政清廉守正,可以成为众人效仿和学习的楷模。
唐伯元于明万历二年考中进士,半年后,他被委任为江西省万年县任县令,随后又赴任江西省泰和县县令。他为官期间,以民为重,做了许多利民惠民的实事。由于他施政有方,又廉洁奉公,受到了当地百姓爱戴。当他要离开泰和县调任其它地方时,泰和县百姓相送30里,并在泰和县为他立下德政篇。
万历二十二年,唐伯元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他为官谨慎公正,对官员的选拔工作明察秋毫。唐伯元跟当时吏部主管官员采取了一种抽签选拔官员的形式,让全国已经通过考核、有资格参加候选的官员,去选取任职的地方和官职,有效遏制了当时买官卖官的不良风气和请托之风。在《明史·唐伯元传》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历(吏部)考功、文选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讲的就是当时任职的官员没有办法通过请托或者买官卖官的形式,吏治非常清明。
在《明史·唐伯元传》中这样记载,“伯元清苦淡泊,人所不堪,甘之自如,为岭海士大夫仪表。”数百年来,他廉政为公、一心为民、修身齐家的可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见贤思齐,崇廉尚廉。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