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韩愈与潮州︱廉润潮州清风徐来

发布时间:2023-11-25 21:15:4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廉润潮州 清风徐来

 ——《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

韩愈治潮八月,掀开潮州历史崭新的一页,孕育了潮州廉洁文化基因。千百年来,韩愈的清白官声留在了潮州的山水间,也留在了百姓的口碑里。《韩愈与潮州》系列报道,继续走进全国廉政教育基地韩文公祠,感悟一代清官的清风正气,弘扬清正爱民、勤政廉政的优秀传统文化。

廉润

11月24日新闻视频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公元792年,刚登进士第的韩愈听说谏议大夫阳城任职期间,日夜饮酒,不尽其责,于是写下了《争臣论》进行规劝。文中所提出的为官从政基本准则,也成为韩愈一生的座右铭。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智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在其职位上,就应该谋其政、尽其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未得到官职,也要钻研学问、写好文章阐明自己的思想道理。

被贬潮州之后,韩愈访贫问苦,体察民情,为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他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延师兴学,深受百姓爱戴,赢得“八月居潮万古名”的赞誉。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林雪敏: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驱鳄除害,而这整个事件,韩愈从摸清情况、动员民众、调集器械到真正驱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由此可见韩愈办事效率之高。

韩愈勤政廉政展览馆,以韩愈一生勤政廉政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他雷厉风行、严谨细致、勤政高效的官风官德,以及清正廉明、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等内容。其中,韩愈拒领额外补贴一事更为后人所称颂。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林雪敏:当时孔戣任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十分同情韩愈的遭遇,担心他被贬来潮州俸禄较少,特地以上司的身份,拨给他每个月五十千的“别给钱”,并言明在“送使钱”中列支,这本是既充满人情味,又合理合法的正当津贴,但是韩愈却婉言谢绝了。理由有三:一是家眷未到潮州,负担不重;二是州穷,往来宾客不多,供应有保障;三是私自存钱不是清廉者所为。

韩愈一生清正廉洁,即便身处低谷,依然清廉自守、甘之如饴。在韩愈文化的感召下,潮州历代涌现出了陈尧佐、王元恭、薛侃、吴均等众多清官良吏。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林雪敏:清代潮州知府吴均一生清廉耿介、生活清苦,以致殉职后其妻儿竟无力扶柩返乡,须靠潮州民众资助。然而,他在潮州修桥、浚溪时却慷慨捐资,与韩愈捐俸兴学无异。因此,在他去世之后,潮州民众在广济桥上立民不能忘坊纪念他。

官不忘民,民不忘官的佳话世代传颂。在浩浩韩江,在巍巍韩山,清风正气穿越古今,千百年来在流淌,在浸润,在给人们以深刻启迪。

游客:为政不忘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韩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这句话。

游客: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非常希望这种廉洁之风能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传承下来,自己做事清清白白。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这是韩愈在《送穷文》中的自白,意为牟利退居人后,负责争于人先。历经岁月长河,廉洁之光依旧熠熠生辉,愈发闪亮。

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智敏:以讲好潮州韩愈故事、用活本土廉洁教材为着力点,深挖潮州韩愈文化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韩愈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为广大干群感受廉政文化熏陶、培育廉洁正气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让韩祠廉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以史育人、以廉化人的重要阵地。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